近年来,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日益增加,尤其在金属市场中,最近表现出的价格飙升现象让投入资产的人颇感震惊。在这一背景下,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。他指出,2025年春季“元素周期表行情”有望重现,背后有着深刻的供需逻辑与市场变化。
近期,金、铜、锡、锑、钴等重要金属的价格持续飙升,不仅推动了相关资源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,更吸引了市场各方的目光。尤其是在光伏、新能源车等新兴起的产业爆发性增长的推动下,多种金属的需求强劲,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。
例如,锡的需求量增长,部分归因于电子焊料与光伏焊带的迅猛增长。与此同时,锑的应用在光伏玻璃中的需求比重已上升至27%。这些迹象说明,结构性需求正在稳步提升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顾冯达分析称,本轮有色金属行情的本质在于全球供应链风险显性化,以及战略资源价值重估的结果。全球关键金属的供应链正经历“断链”危机,导致供应刚性收缩成为本轮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推力。
在供应端,供应链的脆弱性已愈加明显。根据预测,2025年全球锡和锑的供需缺口预计分别达1.4万吨和2.8万吨。这是由于全球多个矿山受到环保政策和地理政治学等因素的影响,产量限制严重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资源的稀缺性让金属的市场价值不断攀升。
需求端则面临着刚需性驱动。在全球对绿色产业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的现阶段,特别是在新能源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,金属相关这类的产品的需求被大幅推高。
引入“元素周期表行情”的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。在经济界,这一术语用来形容不同金属价格在某一特定时期呈现的系统性波动。而2025年初的春季,将会是一个关键节点,预计将见证更明显的金属价格轮动现象。
我们不妨来看看具体的市场数据,以及各类金属的价格趋势。金属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回暖,进而刺激了长期资金市场的表现。尤其是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刺激的一同推动下,资源类企业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显著增长。
展望未来,虽然金属市场的兴旺给很多投资者带来了机会,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风险。如何把握市场动态,洞悉供需变化,是每一位投资者必须面对的挑战。
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2025年春季市场,投资的人要重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、政策变化,以及各类产业的需求动态。此外,环保政策的趋严也可能会影响金属生产的持续性,导致市场波动加剧。
总体来看,2025年春季“元素周期表行情”有望重现的预示,给金属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全球经济变革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,金属作为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愈加凸显。虽然市场充满了挑战,但也不乏机会,重点是投资者如何在变化中寻找自我的方向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,保持冷静的头脑,持续关注行业的发展,将是获取收益的关键所在。
让我们共同期待2025年的春季,看“元素周期表行情”将如何引领市场的发展与变革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